•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融进卫生】关注传染病防控 守护校园师生健康

浏览数量:3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尧化校区     发布时间: 2023-09-20      来源:本站

融进卫生关注传染病防控 守护校园师生健康

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新学期开学人群的聚集性跟流动性增加,使传染病的风险也有所加强,近期支原体肺炎在各地的发病数也有所上升,引发了家长、学校的关注。学校再此提醒师生、家长关注以下几种常见传染病。

一、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专家介绍,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包括咳嗽、发热等,一些严重的孩子可能会引发支原体肺炎,出现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时候,孩子发烧可能没有很严重,但是出现喘息或者说呼吸困难,或者在锁骨的位置出现了凹陷,也就是孩子在吸气的时候锁骨有一个坑,或者鼻子吸气的时候出现了鼻塞,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措施

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所以专家提醒大家,还是要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应戴好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二、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又叫“秋季腹泻”,能够引起肠道感染导致腹泻和呕吐,通常医生称之为“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肠炎的常见原因。
轮状病毒主要经粪—口传播。成年人也可能会感染轮状病毒,但在儿童中更常见,通常潜伏期为1-3天。感染轮状病毒的症状是:呕吐、腹泻(但粪便里没有血)、发热、脱水。

脱水:如果孩子发生呕吐或腹泻,身体会失去过多的水分,称为“脱水”。

感染轮状病毒后如何治疗?

对感染轮状病毒的患者,没有特效药物快速治疗,家长千万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等药物。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卫生。

2. 服用疫苗。3岁以下孩子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即可。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密切接触是它的重要传播方式,碰到被病毒污染的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及毛巾、床上用品等都有可能感染;通过食物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以普通型为主,一般7-10天可以恢复。

主要表现: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可伴有咳嗽、流涕,患儿由于口内疱疹会出现口痛拒食。也有一些重症病例,表现为高热不退,出现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损害,如精神差、头痛、嗜睡、易惊、呼吸心率增快等,需要住院治疗。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让孩子注意手部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勤消毒。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

3.勤通风。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家里、学校要定期开窗通风。

4.打疫苗。接种EV71疫苗(6月龄到5岁)可以有效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四、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全人群普遍易感,且感染后免疫保护时间短,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的最主要病原体,常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传播。

感染诺如病毒后可导致急性胃肠炎,一般在摄入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通常持续2-3天,预后良好,但不排除个别老人或者孩子症状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诺如病毒的传播方式: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被污染的手、物体或用具、接触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

孩子如果中招,该如何护理?

提醒孩子,班级内如有同学呕吐时,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

居家休息期间,应为患儿准备独立的食品用具,最好不与家人共同进餐。最好有独立的厕所,同时注意厕所的清洁、通风。避免与家里其他人,特别是兄弟姐妹间的密切接触。

建议家长主动学习并掌握诺如病毒污染物的消毒方法。患儿的腹泻或呕吐物应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家长在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孩子患病后不要过于担心,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病程一般为23天,无后遗症。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可用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液,如果吐泻症状严重,应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预防措施

1.注意手卫生,勤洗手。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2. 不喝生水、吃完全煮熟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尤其不要生食贝类等海、水产品。

3.班级内如有同学呕吐时,一定要远离,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

五、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而流感病毒又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症状出现前2天到症状出现后1周均可传播流感病毒,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会引起感染。因此,预防流感很重要!

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症状一般以打喷嚏、流鼻涕为主,一般不会太严重。

流感:如果除了打喷嚏、流鼻涕,还有以下3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流感:

1.发烧快、烧得高,体温38.9℃以上,吃退烧药都难退烧

2.精神状态差、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孩子表现为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

3.其他家庭成员或学校、工作场所里有流感疑似患者

防护措施: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3.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4.接种流感疫苗

5.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在环境密闭、通风不良等场所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6.及时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体温≥38摄氏度,有咳嗽或咽喉疼痛)后,应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接触家庭成员及外出时,佩戴口罩。

六、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儿童,特别是在托幼园所和学校易引起暴发流行。人感染水痘病毒后,潜伏期一般是1221天,发病初期可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约1-2天后,先从躯干出现皮疹,然后到头面部,表现为红色斑疹-丘疹-水疱疹-结痂四个阶段。皮疹有时很痒,造成儿童烦躁不安,并用手指搔抓,以致皮肤感染,这是水痘最常见的并发症。整个病程约10天左右,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

水痘传染性强,主要经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如:玩具、文具、门把手等,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可发病。

预防措施

  1.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办法。目前,水痘疫苗属于自愿自费接种的疫苗

  2. 儿童一旦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必须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由于春季和冬季都是水痘高发季节,托幼园所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注意以下两点预防措施:一是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湿式扫除;二是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及早进行隔离、治疗,避免造成多发、暴发。

希望家长、学生和学校一起共同关注传染病防控。家长做好学生做好健康监测工作,学生生病不隐瞒、不漏报,及时就医、及时反馈,按要求治疗返校,和全校教师一起共创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卫生环境。

关注传染病防控 守护校园师生健康_html_m5412d6b3.jpg

关注传染病防控 守护校园师生健康_html_m63812235.jpg

关注传染病防控 守护校园师生健康_html_23fcbe22.png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04044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