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创建市园林式校园 营造人文育人环境

浏览数量:93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7-16      来源:本站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位于栖霞区尧化门,地处新尧路旁,东临文化体育中心,南临区政府,北临国家级新港经济开发区,交通便利,是学生成长的最佳摇篮。学校总占地面积为50000平方米,学校规划教学班60个,其中,目前使用24个班级,初一、初二、初三各八个班。总建筑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总投入1亿元。

学校于20149月正式投入使用,规划布局十分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合理分开,静态与动态分离,实现了科学分区的建设理念。学校功能配套十分完备,全部硬件按义务教育省一类标准高配,建有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录播教室、音乐室、舞蹈室、阶梯教室、报告厅和风雨操场等。在景观和绿化设计上融入了幸福、融合、创新的新教育主题文化的元素,校内分别建有文化浮雕墙、文化长廊、文化园、星耀舞台等,是一座园林式的高品质的学校。在区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下,我校科学规划、周密部署、积极开展市级园林式学校的创建工作,现将我校创建市级园林式学校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创建理念

“融·创”是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将其融入园林建设之中,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起到以物育人的功效。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校园大门入口——主干道幸福大道两侧有树,业已成林、中间有水景,徜徉在其中,使人真正能感觉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习区域有园,有亭,学习之余小憩园中,安享“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那分宁静。校园中园林设计、花树搭配、景观安排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进一步认识到人与一切的大和谐,让这绿色的园林启示学生,发挥无声教育的功效。

二、创建过程

围绕创园林式学校工作,学校科学规划,加强管理,从实际入手,从小事入手,抓环境、转理念、导行为,使全校师生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环保,形成充满绿色氛围、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

健全机构,科学管理

学校领导以深刻、长远的理念,摆正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与发展中的位置。成立了创建“园林式学校”领导小组,由俞雷、蒋勇方任组长,其他校长室成员和全体中层为组员。领导小组到区内外参观、考察、请教专家,建立了一个系列管理模式,即领导小组、总务处-、德育处、教务处、班主任及学生分工协作,共同管理的模式。俞雷校长全面负责校园绿化环境的规划,督促各项工作的完成;蒋勇方书记负现绿化环境的管理,协调和督促工作的落实;王红明具体负责绿化文化建设工作;德育处和教务处负责宣传教育,将环境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班主任及学生具体负责本班绿化区的保洁与管理。

精心设计,合理布局

校内花草树木品种繁多,针叶树、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灌木和竹类共计有30余个品种,植株1000多株,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植物配置依据科学性、艺术性的原则,适地适树,注意其生态习性,运用美学原理,合理搭配树木花草,充分利用对比、烘托、均衡等手法,将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结合。校内绿化因各区的功能不同而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绿化区域------崇信园、润心园、知行园、幸福苑、启新园、擦星园和运动场,有幸福园的大气,也有崇信园、擦星园的精致,更有运动场的生态健康。

幸福园位于校门主入口内,开阔的幸福大道与高大壮观的校门相得益彰,透露出不凡的气势。整个幸福园设计巧妙,园入口的浮雕彰显了学校新教育开放包容,融合,创新的教育思想,上方栽种的古石榴树寓意着学校硕果累累,春华秋实。高大的榉树、火红的枫树等静立幸福园两侧,似沉思的哲人;娇小的花树穿梭其间,玲珑多姿,凭添了几分妩媚;碧绿柔软的草地让人忍不住驻足其间。

崇信园由一处江南风格的六角崇信亭为主旨,旁边配建有白色弧度花架长廊,两块造型别致的太湖石摆放两边,意在将这里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园内花坛较小,造型雅致,花草树石搭配自然,园内简洁明了,留给学生够活动空间,更能彰显宣传栏中提倡的“师生共同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这是理念,这是追求,这也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写照。在灿烂的阳光下,透过一花一树,看到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张张快乐的小脸,您不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吗?

擦星园由中学教学楼围合成的庭院。称之为庭院是因为这里的花坛多,布置得很自然,是一个让人感觉很亲切的活动空间。庭院两边砌有学校大事记墙,记录下学校发展的每个精彩瞬间,庭院中间的星耀舞台,留下一幕幕学生的精彩画面,园内花草树木怡人心神,到了开花的季节,花香四溢,旨在让学生课内探求知识,接受文化的熏陶,在课间休息之余时能漫步其间,心神宁静,学习的疲劳很快就会消失。命名“擦星”,是赏识教育的体现,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学校只需认真、耐心、细心的擦拭,将会还学生一片明亮的星空。实验初中有着浓厚的教研风气,教师追求的是“善教”,只有老师“善教”,学生才会求知;只有会求知,才能得到求知的乐趣。“善教”与“求知”追求的是探求知识的快乐,这份快乐在这自然宁静的庭院中融合到迷人的花香中,留给学子们的是终生不忘的记忆。

集贤楼内特色鲜明的诠释着学校“融·创”的核心理念——融百家智慧,育创新人才!是学校窗口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我校的融文化可以从十个角度理解:1.宁海融合(南京与海门的合作办学),2.数校融合(我校教师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学校),3.三校融合(一个校园中有我校、燕中、栖中三所学校),4.师生融合,5.干群融合,6.生生融合,7.家校融合,8.课堂融合,9.德育融合,10.社团融合。在融合的基础之上,我们再书写创新的美丽篇章,教育出万千创新人才!

运动场周边种有草皮,中间植有高大的树木,保持通透,又有一定遮荫。亲密接触柔软的青草,静听小鸟的歌唱,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此时“运动、健康与生态”恐怕不是理念,而是一种现实,是一种享受了!

文蕴丰厚,润泽心灵

学校幸福大道北侧矗立的精神柱,竞势向上,给人以昂扬奋发的感觉。登科先生的题字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自身责任的重大,激发着学校管理者创优质教育的豪气。

环保在心,贵在行动

环保既是一种意识,也应该是一种行动。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环境教育课以及各种活动进行环保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心中。学校出资建立了固体垃圾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固体垃圾得到及时处理,污水经处理后用来浇灌花草树木,用实际行动带领学生投入到环保之中。

三、精心管理,科学养护

绿化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为了确保园林植物养料充足,生长茂盛,我们注重管理养护,制定了《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绿化养护管理制度》,责任到班,责任到人。学校落实人员和资金,确保及时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修剪、施肥、除草、杀虫等绿化养护工作,保证校园树木成活率,做到绿地整洁,植物生长茂盛,无病虫害,无人为破坏现象。学校还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绿化、美化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师生绿化意识,提高了爱绿、护绿的自觉性。

        在这次市级园林学校创建中,我们付出了,我们也收获了,收获的不仅是绿色的校园,更有绿色的心灵。今后我们将以此次创建市级园林式学校为新的起点,发扬创业精神,务真求实,开拓创新,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04044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