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融进卫生】正坐姿 防近视 培养健康用眼习惯

浏览数量:1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尧化校区     发布时间: 2023-09-15      来源:本站

【融进卫生】正坐姿 防近视 培养健康用眼习惯

9月是第七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主题是“注重行为干预、融入日常生活”。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6岁儿童近视率14.5%,小学生近视率为36%,初中生近视率为71.6%,高中生近视率为81%。据我校去年视力检测数据,我校初二学生近视率91.73%,初三学生近视率86.88%,远超出平均水平。

为做好近视防控,呵护儿童青少年眼睛,南京市发起了“正坐姿 防近视”活动和网络答题活动。“正坐姿 防近视”活动是指由学校班主任教导学生、家长正确读写坐姿,学生在读写过程接受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监督矫正,让学生形成良好读写坐姿习惯。正确的读写姿势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合理用眼行为的养成,是近视预防控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脊柱健康。

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2023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一、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

儿童在 13 岁幼儿期、46 岁学龄前期、7 岁之后学龄期应当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

二、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 2 小时

户外活动接触阳光,是防控近视有效、经济的方法。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 2 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 14 小时。

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诱导近视形成的关键因素,儿童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一是读写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二是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 分钟,向 20尺外(约 6 米)远眺 20 秒以上。

四、分龄管控视屏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是儿童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发的重要原因。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 15 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 1 小时。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观看 30-40 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 10 分钟。

五、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眼周围穴位按摩,可以刺激神经,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

六、均衡营养充足睡眠

017 岁是眼球和视觉功能发育的重要阶段,需要摄入均衡的营养,家长要引导儿童青少年多摄入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做到饮食多样化。

正常昼夜节律和充足睡眠对儿童青少年的眼睛发育至关重要,初中生睡眠应不低于 9 小时。家长应给孩子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引导孩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规律作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七、遵医散瞳诊断近视

家长观察到孩子有视物凑近、眯眼等异常情况或筛查发现视力变差,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散瞳验光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放松眼部调节作用后进行医学验光,为诊断近视的“金标准”。

八、确诊近视及时干预

一旦确诊近视应及时科学干预,通过配戴眼镜等进行矫正。

九、重视高度近视及相关并发症

近视 600 度以上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人群中,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近视性视神经病变等致盲性眼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应采用及时、适宜的防控干预手段,推迟近视发病年龄,控制近视进展速度,减少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引起的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

十、多方合力共筑“防护墙”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儿童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营造爱眼 护眼的视觉友好环境,合力共筑近视“防护墙”,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

正坐姿 防近视 培养健康用眼习惯 _html_561cd2a8.jpg

正坐姿 防近视 培养健康用眼习惯 _html_m4789dda7.png正坐姿 防近视 培养健康用眼习惯 _html_31bba687.png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04044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