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尧化校区 发布时间: 2023-10-14 来源:本站
【融进工会】东西相守 宁愿奉献——实初尧化教师赴青海西宁市湟中区一中支教经历
2023年8月27日,我校徐红霞老师带着教育梦想,来到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中学开展协作交流。既是对徐老师人生经历的一次丰富和挑战,也为以后的工作生涯写下不平凡的一页。9月1日上午,徐老师到湟中一中报到,正式开始了交流学习之旅。在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下,徐老师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积极投身于支教工作之中。为了使自己能更好的完成支教工作任务,她制定了详细的支教工作计划,因为青海和江苏的教材不同,刚来第一周,徐老师认真研究教材,听、评课,和授课老师积极沟通、交流,时刻鞭策着自己,提醒着自己。
徐老师担任初一年级两个班的教学以及班主任,每一天的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都非常充实,同时和班级的孩子们相处得很和谐,他们教徐老师青海话并且热心推荐周边热门景点。孩子们在课间会问各种问题,他们对南京有很多向往,想看看南京的梧桐树,他们和徐老师相约:六年后南京见。
9月25日,徐老师带着对孩子们的朴素的欢喜,面向全校班主任做了题为《做有温度的班主任》讲座,和大家交流“爱孩子”的简单做法; 同一天,开了一节题为《U1 My name's Gina ~revision》的英语公开课,课后,老师们对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大单元教学非常感兴趣并和徐老师深入交流。一个月的时间稍瞬即逝,徐老师和湟中一中的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湟中,学到了很多,感触也很多。
1.教育任重道远。祖国东西部的孩子生活的环境迥异,教育资源也大不相同。在南京,孩子以汉族为主,而在西宁,一个班级中却有多个民族的孩子,他们展示不同的风俗习惯。东西部协作,给交流搭建了平台。他们喜欢听徐老师讲南京的故事,他们有个愿望:考到南京去。
2.教学可以慢下来。在湟中,教材是人教版的,老师更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这对夯实孩子们的英语基础很有好处,这也应该成为孩子的长期发展蓄势聚力的好做法。
3.做人可以很简单。在湟中,徐老师所接触的老师和孩子都淳朴热情,他们并不为名利操心,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共同成长。这也应该是每位教育者应该潜心修炼的情怀。
9月28日,徐老师带着湟中一中贴心的同事、可爱的孩子们的美好祝愿返回南京!临别时,他们为徐老师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那诚挚的话语,精美的留言册、一件件小手工制作和孩子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将徐老师的心留
在了大美青海,留在了湟中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