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融创教学】创意无界 携手共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堂实施(地理生物合场)

浏览数量:11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尧化校区     发布时间: 2024-11-29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提升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助力生物教师打破学科界限,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2024年11月22日下午,栖霞区地理学科与生物学科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堂实施”为主题开展地生合场教研活动。泰州市海陵区地生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全区初中地理教师与生物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的马晓娟老师和刘聪老师分别开设研究课《脊椎动物》和《世界的气候》。两位老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授课方式,充分展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课堂中的应用,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也让听课的老师们深受启发。

马老师以“年年有余”窗花导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接着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常见的鱼,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鱼类在不同地域上的分布。以长江白鲟贯穿整堂课探寻“鱼的奥秘”,通过四组探究实验,环环相扣,带领学生逐步深入了解鱼类的特征。在探究过程中,特别引入加了火龙果汁的牛奶、BTB试剂等创新实验设计,一步步揭开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奥秘。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做中乐”,真正实现快乐学习。

刘老师执教的《世界的气候》,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框架,在生物地理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大背景下,创设生动的情境展开教学。从“大熊猫为什么是只有中国有?”这个学生感兴趣的小视频作为导入,层层递进解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整节课教学设计巧妙,环节之间过渡自然流畅,重难点详细突出,真正做到了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随后,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地理研训员袁仁忠老师致欢迎词,对泰州市海陵区地生工作室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之后就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堂实施”地生合场教研活动的缘起与尝试的意义做出解读。他强调,跨学科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他希望通过此次联合教研活动,教师们能相互借鉴,共同探索更多有效的跨学科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贡献力量。

金中仙林的段以隽老师以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为例,带来讲座《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探究》。整个讲座以段老师的亲身经历为背景,从初次的教学设计、为什么要学地图、学生会不会绘制地图、依据前概念制定教学过程四个大方面出发,层层递进地展示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给在座的老师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生物研训员陆茜老师带来讲座《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跨学科综合育人实践》。陆老师分享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在多学科中融合的时代背景与要求,结合现实案例,从教学设计的实施、实践作业的拓展、项目活动的落地等多个维度介绍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跨学科尝试。

讲座结束后,泰州市海陵区地理研训员韩娟老师和生物研训员曹丽琴老师进行了交流点评,对研讨课和讲座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收获,现场气氛热烈,讨论深入。韩老师表示本次活动亮点显著,为优化教学提供了思考方向。跨学科融合巧妙,不仅丰富了地理生物课程的内涵,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曹老师针对新课标背景下的生物实验课,提出必须注重对教材实验的演示和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操作。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不仅为地理老师和生物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也进一步加强了两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对推动跨学科教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跨学科教学打破学科界限,让初中地理生物课成为知识的多元舞台。学生们在这丰富体验中,激发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养,以全新视角探索地理生物奥秘,拥抱知识融合的无限精彩。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04044号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